當有人腳被扎傷時,應該立即進行檢查傷口和檢查趾尖,已明確傷者的具體情況。
檢查傷口
觀察傷口的位置、大小、形狀,以及傷口周圍皮膚的情況。注意傷口是否有異物殘留,有無明顯的出血、腫脹、淤血等,同時查看傷口的深度。用手指輕輕觸摸傷口周圍,檢查有無壓痛、波動感等。
檢查趾尖
檢查受傷腳的趾尖顏色、溫度、感覺和活動情況。
傷口處無異物
如果傷口有出血,應先進行止血處理。小傷口出血,可直接用干凈的紗布或棉球按壓傷口止血;較大的血管損傷導致的出血,可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用止血帶或繃帶進行加壓包扎止血,但要注意記錄止血帶的使用時間,每隔1小時左右應放松1-2分鐘,防止肢體因長時間缺血導致壞死。
在出血停止后,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,去除傷口內的污垢和雜質。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劑對傷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,消毒范圍應包括傷口周圍1-2厘米的區(qū)域,但要注意避免消毒劑進入傷口內,以免刺激傷口影響愈合。
用無菌紗布或創(chuàng)可貼對傷口進行包扎,包扎時要注意保持傷口的清潔和干燥,避免紗布與傷口粘連。
傷口有異物
如果傷口內有異物,切勿自行嘗試拔除,以免導致異物斷裂、殘留或引起大量出血和更嚴重的損傷。應盡量保持受傷部位的穩(wěn)定,避免異物進一步深入傷口。
如果異物較大且外露部分較多,可用干凈的紗布或繃帶將異物固定在原位,防止其移動,然后盡快就醫(yī)。
在做好簡單的固定后,應及時前往醫(yī)院就診,由醫(yī)生根據(jù)異物的性質、位置和傷口的情況進行處理。
1.腳扎傷后,尤其是被生銹的鐵釘、木刺等污染的異物扎傷,應及時到醫(yī)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,預防破傷風的發(fā)生。
2.受傷后要注意休息,避免長時間站立、行走和劇烈運動,減少受傷腳的負重。
3.在傷口恢復期間,要密切觀察傷口的變化,包括傷口是否有紅腫、滲液、發(fā)熱、疼痛加劇等情況。
4.保持傷口周圍皮膚的清潔,避免沾水,防止細菌感染。
[1]李項南.生活急救——腳扎傷了怎么辦[J].養(yǎng)生保健指南:中老年健康,2011(4):1.
[2]任勁祥.鐵釘扎傷腳,差點丟了命[J].醫(yī)食參考,2023(10):30-30.